地方站: 郑州 洛阳 开封 许昌 新乡 濮阳 焦作 鹤壁 平顶山 安阳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2022年河南省考每日一练:言语理解<8.20>

Tag: 2022年河南公务员公务员考试河南省考 2021-08-20    来源:河南公务员考试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2022年河南公务员考试暂未启动根据历年河南省考报名时间,预测2022年河南省考报名时间为2022年2月份,笔试时间为2022年3月份。历年河南省考公共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有意愿报名的考生可参考河南公务员考试通用教程点击订购)提前备考。

  行测科目覆盖内容广泛,想要
攻克,一方面要掌握解题技巧,另一方面要多加练习,为帮助考生练习有关题目,河南公务员考试网提供每日一练,帮助考生提高。

  接下来完成1--5题!

  1.1801年在英国同丹麦进行的哥本哈根海战中,英国海军英雄纳尔逊上校在激战中处境危险,接到了撤退的信号。舰长弗雷问他怎么办,他将望远镜举到一只失明的眼睛跟前说:“我没有看见那个信号。”于是又勇敢地继续指挥战斗,结果取得了胜利,丹麦被迫停战。
  这段话的主题是(  )。
  A.强调纪律在军队中的重要性,纳尔逊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其不听命令,擅自作主的做法是错误的
  B.肯定了纳尔逊审时度势,根据自己所处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执行命令的行为
  C.说明纳尔逊取得哥本哈根海战的胜利是个奇迹,因为当时上级已发出了撤退的信号
  D.告诉我们纳尔逊上校是如何在哥本哈根海战中找到不执行上级命令的理由的
  2.人体中流动的红色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成分组成的全血。目前先进的医学技术强调的是成分输血,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因此,人造血液也不需要与全血成分完全一致。现在已有血浆代用品上市,血小板代用品也已经开始研究,目前许多国家着重于开发红细胞代用品。血液中红细胞最主要的功能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有携带氧气的能力。如果能合成出负责搬运氧分子的血红蛋白,人造血液的关键难题就迎刃而解。
  对“成分输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只采用一种或几种血液成分的输血治疗
  B.与全血成分不完全一致的人造血液
  C.只采用一种或几种血液成分来治疗的人造血液
  D.应用血浆代用品代替全血的输血治疗
  3.在中国古代,统治者安民养民,仅仅是出于维护自身政权的需要。他们虽然看到了老百姓的疾苦,感受到了老百姓的力量,但在他们眼里,人民仍然被视为统治的对象,所以是“可治”的、“可驭”的。只有今天,人民掌握了政权,执政者也来自于人民、扎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并将人民利益视为最高利益,这种倒置的格局才最终被打破。剩下的工作,就是执政者要始终保持与人民水乳交融的关系,做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唯有如此,才能经受住长期执政的考验。
  对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最主要方法是安民养民
  B.人民始终是古代统治者的统治对象
  C.新中国的执政者的权力来源于人民,也用之于人民
  D.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执政者能够经得起任何考验
  4.近年来,汉语出现了许多新词新语。对同一事物或现象,有人愿意这样说,有人愿意那样说。对此,语言工作者应进行客观冷静地分析。看到那种盲目效仿港台语,或者为表现个性而表现个性的刻意“创新”,不闻不问是不对的。我们应规范语言运用的主流,但过分强调规范,希望纯而又纯也不行。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
  A.新词新语是人们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折射出时代的色彩
  B.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语言运用的主流进行规范
  C.对盲目效仿和刻意“创新”的语言应进行规范
  D.对新词新语过分挑剔不利于语言的创新和发展
  5.所谓“供养”,通常是指亲属之间有经济能力、生活能够自立的人,对那些无经济能力、生活不能自立的人,予以经济上的供给和生活上的照料。供养关系把那些由婚姻纽带联系起来的人,又用经济纽带联结在一起,使家庭成为一个社会实体。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    )。
  A.“供养”是指对丧失经济能力、生活自立能力的亲属给予经济上的供给和生活上的照料
  B.“供养”就是指家庭中幼辈对长辈的赡养
  C.是供养关系把亲属用经济纽带联系起来
  D.“供养”就是指家庭中年长者为幼者提供经济供给和生活照料的义务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参考与解析

  1.答案: B
  解析:据提问可知本题属于表面主旨题。
  文段主要论述了英国海军取胜的原因,即纳尔逊审时度势的能力,故正确答案为B。
  从“英雄”、“勇敢”、“胜利”这些字眼,可以判断文段对于纳尔逊上校的做法是褒扬的,据此排除A项。“纳尔逊取得哥本哈根海战的胜利是个奇迹”与“上级发出撤退的信号”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所以排除C。“将望远镜举到一只失明的眼睛跟前说:‘我没有看见那个信号。’”是为了表现上校继续战斗的决心,而不是介绍其“不执行上级命令的理由”,排除D。
  2.答案: A
  解析:据提问知此题属于细节判断题。“成分输血”是一种治疗方法、医学技术,并不是血液的名称,故排除B、C;D项的“血浆代用品”是成分输血中用到的一种产品,是片面的。根据材料第二句话“成分输血,是把全血中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出来,分别制成制品,然后根据不同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制品”可知成分输血只指采用一种或几种血液成分,故正确答案为A。
  3.答案: A
  解析:文段说的是“在中国古代,统治者安民养民,仅仅是出于维护自身政权的需要”,A项说法根据不足。由文段“但在他们眼里,人民仍然被视为统治的对象”可知>B>项正确。由文段末尾两句话可知C项和D项正确。故选A。
  4.答案: B
  解析:此题考查表面主旨。
  材料首先提到“汉语出现了许多新词新语”这种现象,然后指出对于这种现象语言工作者要冷静客观地分析,要规范语言运用的主流。由转折关系词“但”可知,材料的语意重点是其后的内容,即“过分强调语言运用规范”这也是不行的,也就是语言工作者应该用科学的态度对语言运用的主流进行规范,既不能放任盲目生造词语又不能过分强调追求“纯”,扼杀语言的创造性。B项表述最能概括文意。
  A项不是文段所要阐述的重点;C、D两项都只从正或反单方面来阐述观点,不够全面。
  故正确答案为B。
  5.答案: C
  解析:文段比较简单,行文脉络为分—总结构。前一句话解释了什么叫做“供养关系”,后半句话总结供养关系在家庭生活中的作用。C选项是对文章最后一句主旨句的同义替换。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B选项中的“幼辈对长辈的赡养”和D选项中的“年长者为幼者提供经济供给和生活照料的义务”在原文中并没有直接体现,属于曲解文意的干扰选项。A选项只是针对第一句话背景铺垫

点击分享此信息:
没有了   |   下一篇 »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hn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30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