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郑州 洛阳 开封 许昌 新乡 濮阳 焦作 鹤壁 平顶山 安阳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 时政要闻 >> 每日练习

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项突破(6)

Tag: 言语理解 2010-10-06    来源:河南公务员考试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16.检验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是否正确,是否善良,不是看他的宣言,而是看他的行为,主要是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
  最能准确复述这段话的意思的是(    )。
  A.一个作家的愿望是通过他的宣言表达出来的
  B.作家的动机是否正确主要看其是否善良
  C.作家的主观愿望只有从他的作品在社会大众中产生的效果来检验
  D.作家的行为应该在社会大众中产生良好的效果
  17.去工作而不要以挣钱为目的;去跳舞而不管是否有他人关注;去唱歌而不要想着有人在听;去爱而忘记所有别人对你的不是;去生活就像这世界是天堂。
  这段文字意在告诉我们(    )。
  A.幸福其实就在一念之间                     B.生活需要多一些想象
  C.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D.做事情不要有太强的目的性
  18.孩子之间升学竞争之激烈,同目前许多企事业单位内职工之间竞争依然极不发达、吃“大锅饭”依然十分严重的状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细想一下,前者竞争过于激烈,后者竞争极不发达事出一源:争得大学文凭,正是为了毕业后捧上最保险、最有分量的铁饭碗。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怪圈阴影之下,许多中小学生并不是按照四化建设要求选定自己的学历、职业理想,于是学习的大目标失落了,对学历、职业理想的追求过分地实惠化了。
  本文不能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    )。
  A.许多企业单位职工之间缺乏竞争
  B.孩子之间的升学竞争激烈和企业职工之间的竞争不发达是有联系的
  C.作者主要目的是为了批判企业职工之间竞争不发达的现象
  D.作者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参考答案:
  16.C【解析】本片段主要讲了检验一个作家的主观愿望即其动机正确、善良与否的标准, 然后否定了宣言,肯定了行为,即作品在大众中产生的效果。故答案为C。
  17.A【解析】用排除法。与A和C相比,B和D很容易就被排除。C项看起来是符合题意的,但是其表达的意思显然不能与“去工作而不要以挣钱为目的”相符,因此不能选;本题的意思是教导人们要看到生活中充满希望的一面,而不要太过在乎负面的影响,从而得到幸福,因此选项为A。
  18.C【解析】从文中可以看出,说明企业职工竞争不激烈的目的就是为了说明学生升学竞争激烈的原因,A、B、D项都能在文中得以体现,故选C。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hn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30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