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郑州 洛阳 开封 许昌 新乡 濮阳 焦作 鹤壁 平顶山 安阳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资料 >> 申论指导

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妙法逻辑战胜申论

Tag: 河南公务员公务员考试申论 2013-04-19    来源:河南公务员考试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申论一直是公考中公认较难的一关,如何在申论考试中取得高分?其实有很多方法可以参考,下面,就来说一下比较常见的一种,即灵活运用“主体”。主体在哲学、法学、计算机等领域均有独特的内涵和用途。申论的主体与哲学的主体类似,可以把它看成是对客体有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只是没有哲学领域那么的严格与严密。在公务员申论科目考试中,主体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申论必考题型——概括题中,它既可以帮助考生寻找关键信息,又可以帮助考生们整合概括题的采分点,从而使答案更加富有逻辑性。因此,申论考试中灵活运用“主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河南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hngwy.org/)的专家就为考生进行详细的讲解。
  举例:根据给定的资料,概括形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楚、表达简洁、书写工整,字数限200字以内。(20分)
  通过仔细阅读给定资料,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采分点分别是:
  1.大学生毕业人数多、基数大;
  2.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不合理,更愿意选择大城市不愿意去基层、乡村;
  3.城市失业人口与农民工挤压了有限的工作岗位。
  4.用人单位门槛过高,过于强调大学生的工作经验;
  5.用人单位存在学历歧视;
  6.国外经济周期、金融危机、金融风暴恶化了就业大环境;
  7.很多女大学生遭遇到性别歧视,女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7、高校招生混乱,盲目扩招,致使学生质量下滑;
  8.高校的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严重脱离社会需求,缺少实习;
  9.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不到位;
  10.国内城乡、地域差异大;
  11.大学生很少自主创业,缺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大家能够发现,申论概括题目难度越来越高,要求考生们采分点全面、准确、简明;更为关键的,把上文中的11个采分点写出来后,依然并没有满足这个题的“条理清楚”的要求。所以,公务员申论考试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在模拟基层公务员的日常办公情境,既然日常生活中需要有逻辑有条理,那么申论考试的概括题也越来越强调这一点。
  那么,怎么样进行答案的二次整合呢?很简单,用主体进行“同类合并、异类罗列”。考生们可以先从申论材料中顺畅的找到这样的主体:大学生自身、用人单位、高校、政府、社会等等。我们就用主体进行答案归类:
  例如主体如果是“大学生”,那么“大学生”这一主体后面就应该整合“毕业人数多、基数大”;“就业观念不合理,更愿意选择大城市不愿意去基层、乡村”;“大学生很少自主创业,缺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样三个采分点。同样的道理,主体如果是“高校”,后面的采分点应该是:“高校招生混乱,盲目扩招,致使学生质量下滑”;“高校的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严重脱离社会需求,缺少实习”;“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不到位”。因此,考生们可以明显的看出,答案的布局是精心安排过得,所有的采分点都可以按照主体进行重新归类。
  再举个例子:“给定资料1”和“给定资料2”集中反映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的诸多问题。请根据这两则材料,对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行概括和归纳。(10分)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200字。
  这一题目采分点也较多,考生们同样可以通过材料寻找到“学校”、“家长”、“学生”这样几个主体。学校这个主体可以继续在分为“随迁子女学校”和“公办学校”。因此,答案就可以这样呈现出来:
  随迁子女受教育问题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公办学校:入学门槛高、收费高。
  2.打工学校:数量有限,条件简陋,经费紧张,部分远离住处,不合法,硬件投入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生源不稳定。
  3.随迁子女:因父母务工地点变换频繁转学,甚至辍学,待遇不公,心理“边缘化”,求学有户口、教材限制,毕业拿不到毕业证,成绩普遍不好。
  4.随迁子女家长:家庭生活窘困、获取教育资源信息的渠道不畅,部分家长对子女教育无暇顾及。
  综上所述,“主体”在申论考试中使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帮助考生进行答案的二次整合,从而凸显自己的逻辑性与条理性。而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讲,还仅仅停留在单一抄录关键词的阶段。所以,掌握主体的妙用,可以迅速使自己脱颖而出。建议考生结合2013年河南公务员复习教材,多做申论真题,逐渐在写题过程中学会执行。
  除了掌握一些巧妙的方法,想要写好申论,逻辑清楚也是至关重要。一定程度上,你的逻辑水平代表了你的能力和水平。比如说发生了火灾,你负责指挥救火。你首先需要作出的判断是,火情有多大以及火势,你有多少可以调动的资源,有多少时间可用于处警,火可以救到什么程度。如果你的第一反应不是关于方法的,而是一种情绪上的波动,感到惶恐,无能为力,或者是同情或者强烈谴责。那么,很大程度上,你不适合担任领导。
  一个合格的指挥者,应该是能够控制全局而且游刃有余。即使确实救不了火,他也知道已经在可控的范围内尽力了。
  所以,申论想要写得好,我们需要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办事的先后次序。我们探讨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可以称之为方法论。
  接触过社会学的同学应该知道,社会学的知识架构划分为两大块,一块是社会学基本理论,一块是社会学调查方法。两个是截然分开的,一个谈怎么研究,一个谈研究什么。
  很多人把处理问题的思路与具体的办法混为一谈。这可能是申论得分低的一个原因。比如,通过宣传造势,这是大家经常用到的一个对策。个人认为,宣传只是完善工作的一个办法,谈不上思路。就和调整银行利率一样,是一个货币政策工具。仅仅是一个工具而已。那么什么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比如标本兼治,就是关于解决问题的思路的。还比如,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评价干部,也是一种思路,但只提定性或者定量,就是一个简单的分析工具。把相关的政策工具进行组合,就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我们可以称之为一种方法论。举个例子,谈人才强县。你可以给出这样的回答:实施人才强县战略,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统筹好“远”和“近”的关系,人才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把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科学发展。二是统筹好“内”和“外”的关系,既要用好体制内的人才,也要用好体制外的人才。既要对引进的优秀人才高看一眼、厚爱三分,也要对本地培养起来的人才倍加珍惜、爱护。三是统筹好“新”和“老”的关系。既要大胆启用新人、选拔优秀,也要用好那些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优秀人才,调动好各级各类各年龄段人才的积极性。四是统筹好“引”和“用”的关系。既要求贤若渴,在引进人才上狠下力气、舍得投入,又要重在使用,在使用中发现人才、识别人才、锻炼人才、提升人才。
  这个例子,谈不上十分标准,也不一定就能得到高分。但或许,它可以开启你的一个思路。解决一个问题,先讲宏观方法论,再谈具体怎么办。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3年河南公务员申论审题与起标题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hn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30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