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郑州 洛阳 开封 许昌 新乡 濮阳 焦作 鹤壁 平顶山 安阳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 推荐阅读

公开选拔领导公共科目全真模拟试题含答案七

Tag: 2013-07-18    来源:河南公务员考试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写在括号内。每题1 分,共20 分。)
  1.复议机关审查具体行政行为时,发现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章或者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与法律、法规或者其他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相抵触时,()。
  A.无权予以变更和撤销
  B.一律都可以变更和撤销
  C.报上级行政机关同意后,可以变更和撤销
  D.可以在其职权范围内依法撤销或变更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原则。
  A.首长负责制
  B.少数服从多数
  C.民主集中制
  D.议行合一
  3.代位继承适用的范围是()。
  A.遗嘱继承
  B.法定继承
  C.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D.遗赠抚养协议
  4.哲学的党性是指()。
  A.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为一定阶级服务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5.实践有力地驳斥了不可知论,因为它能够把()。
  A.真理变成现实
  B.谬误转化为真理
  C.人的认识能力无限提高
  D.人的认识器官无限延长
  6.事物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发展趋势是()。
  A.必然性
  B.可能性
  C.现实性
  D.偶然性
  7.“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
  A.前者是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诡辩论的观点
  B.二者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C.前者是诡辩论的观点,后者是辩证法的观点
  D.二者都是诡辩论的观点
  8.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是()发展水平。
  A.政治B.科学
  C.文化D.生产力
  9。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质,这主要是由于()。
  A.不同的事物内部有其不同的否定方面
  B.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发展规律
  C.不同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特殊的联系
  D.不同的事物内部有其特殊的矛盾
  10.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形成了邓小平理论。
  A.毛泽东B.刘少奇
  C.邓小平D.陈云
  11.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产权清晰的要求,企业应该拥有()。
  A. 资产所有权
  B. 经营自主权
  C. 法人财产权
  D. 重大决策权
  12.有关财政,错误的说法是()。
  A.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权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而形成的分配关系
  B.财政投资的多少和分配于不同部门直接制约着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产业结构
  C.根据财政收人的划分,债务收人属于预算外收人
  D.财政政策的目标体现出简明、集中和相对稳定的特点
  13.我国国民经济自1978 年以来发展很快,这期问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时期的快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A.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相结合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C.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14.()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标志和特征。
  A.考核培训
  B.公务回避
  C.职位分类
  D.考试录用
  15.会议纪要是会议文件的一种,以下关于会议纪要的标题说法正确的是()。
  A.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与文种
  B.标题需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C.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事由和文种
  D.可以利用一般文章标题的形式,在标题中简要明确地揭示中心思想
  16.六大高技术领域中,被称为高新技术物质基础的一项技术是指()。
  A.新能源技术
  B.新材料技术
  C.海洋技术
  D.信息技术
  17.海洋技术是21 世纪高技术的内向拓展,其标志技术有两项,一项是深海挖掘,另一项是()。
  A.海上采油B.海水淡化
  C.海水养殖D.远洋捕捞
  18.“绿色革命”是以采用农作物高产良种为中心的一切新技术革命。它兴起于20 世纪()。
  A.70 年代B.80 年代
  C.90 年代D.60 年代
  19.保护环境的目的是()。
  A.减少污染
  B.维持生态平衡
  C.保护生物链
  D.美化人类居住环境
  20.“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提出的。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四大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每题的备选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写在括号内,每题1.5 分,共30 分)
  l.正确体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的观点是()。
  A.理论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D.只有理性认识可靠,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面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A.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人脑产生的特殊物质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D.观念的东西同物质的东西是具有同一性的
  3.在同一社会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人意识,因为个人意识()。
  A.有绝对的独立性
  B.是个人独特的社会实践的产物识
  C.是个人独特的社会经历、经济地位的反映
  D.不具有社会性
  4.哲学上把未经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一自然”,把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称为“第二自然”。关于二者的正确的哲学判断是()。
  A.第一自然是物质的,第二自然部分是物质,部分是意识
  B.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第二自然是人类实践创造的物质新形态
  C.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界,都是人类认识与改造的对象
  D.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都是物质自然,因为它们都是由原子、分子在三维空间中排列而成的
  5.政企分开的主要措施是()。
  A.企业实行无主管部门制
  B.逐步取消专业经济部门
  C.大力发展社会中介组织
  D.探索新的对国有企业的监管方式
  6.聘任制作为我国行政领导者的一种产生方式,其优点有()。
  A.充分反映民意,体现民主
  B.有利于人才流动,双向选择
  C.充分体现公开原则
  D.可以开阔视野,广纳人才
  7.监察部的监察对象是()。
  A.国务院各部门及其国家公务员
  B.国务院及国务院各部门任命的其他人员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员
  D.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及其领导人员
  8.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概括起来就是()。
  A.转变职能
  B.理顺关系
  C.精兵简政
  D.提高效率
  9.决定是具有规定性的领导指导性的公文,具有以下特点()。
  A.规定性
  B.指导性
  C.内容广泛,具有普发性质
  D.稳定性
  10.我国法定的公布性文件包括()。
  A.通知B.通告
  C.通报D.公告
  11.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形成()。
  A.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
  B.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
  C.有利于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
  D.有利于经济协调发展的计划调控机制
  12.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民主监督职能,具体讲是指对以下情况进行监督:()。
  A.国家的宪法和法律法规实施情况
  B.国家重大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
  C.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具有广泛的质询弹劾权力
  13.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手段之一,计划手段具有()。
  A.宏观性B.战略性
  C.政策性D.策略性
  14.关于社会保障的经济调节功能,正确的说法是()。
  A.当经济增长时,社会保障开支会随之增多
  B.社会保障可以为一定时期的经济政策服务
  C.基金式社会保障制度是目前许多国家都重视并实行的一种方式
  D.减少社会保障开支可以抑制经济过热现象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hn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30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