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选拔考试领导思维方式
一、辩证逻辑思维方法
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对辩证的逻辑思维方法的哲学建构可以说是最为完整的。马克思的《资本论》是 辩证逻辑思维的典范。在思维规律方面、它从事物的联系、变化、发展和矛盾中来考察事物的整 体运动。在思维方法方面,它把比较、抽象和概括方法作为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把分析与综合 相统一的方法作为处理信息材料的手段;把归纳和演绎相统一的方法作为深人洞察对象本质的途 径;把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作为具体地再现对象全貌的阶梯;把逻辑的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 作为有效掌握事物发展历程的工具。其中,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居于中心地位。毛泽东的《实 践论》、《矛盾论》、《人的正确思想从那里来的》等哲学著作,又把辩证逻辑思维简约化、本土化, 并有了许多新的创见。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辩证逻辑思维的三类具体方法。
(一)比较、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这三种方法是辩证逻辑思维的初级方法,也可以叫概念形成法。比较,是确定事物之间异同 关系的简单思维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抽象,是通过对事物整体联系的分解,在头脑中把事 物的若干属性和方面单独地提取出来,而暂不考虑事物的其他属性和方面的方法。抽象是人类思 维所特有的,其他动物有感知、有形象意识,而不能抽象。抽象是在比较的基础上形成的。概括, 是把抽象出来的事物属性,推广到具有这些相同属性的一切事物上去,从而形成关于这一类事物 的普遍概念。
(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方法
这两对思维方法是辩证逻辑思维的中级方法,也可以称为逻辑建构法。分析与综合法,是把 握局部与全局的辩证关系的思维方法。分析法,是把客观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与要 素,以便于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法,是把事物的各部分、各方面、各要素统一起来, 在思维中形成对客观事物整体性认识的思维方法。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两者 不能割裂,而应彼此渗透,相互转化。这是防止思维陷入形而上学误区的警戒线。分析综合法又 分为矛盾分析综合法与系统分析综合法,都是处理信息材料的有效手段。
归纳演绎法,是把握事物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的思维方法。归纳法,是从个别经过分析比 较,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演绎法,是从一般性的前提,推导出个别性的结论的思维方法。归 纳与演绎也必须结合起来,彼此渗透,相互推动,往复多次,才能洞察出事物的本质,得出科学 结论。归纳与演绎各自都有许多具体方法,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三)抽象具体、历史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这两对思维方法是马克思首创的辩证逻辑思维的高级方法,也可称为理论应用法,是理论与 实际相结合的根本途径。
抽象具体法,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方法的简称,是具体再现事物全貌的阶梯。抽象, 是使人的认识由感性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规定”,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具体,是指事物多方面属 性。特点、关系的整合或再现。抽象是为具体服务的,如果理论脱离了实际,便成了空谈,“听起 来头头是道,用起来满不对号”,这样的 “理论”是没有价值的。辩证思维所特有的逻辑程式之 一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即解决实际问题。为此,(1)要确定上升过程的逻辑起点,如商品;(2) 逻辑起点必须与历史上最初的东西相吻合,如交换关系;(3)要展开逻辑起点范畴所包含的矛盾 “胚芽”,如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4)思维具体是上升过程的逻辑终点,如资本运动的全 过程与结局,结论是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
历史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是把握历史脉搏预见历史进程的思维方法。历史的方法,是通过考 察对象自然进程来揭示对象规律性的方法。逻辑的方法,是以理论的形式,以抽象的体系来再现 历史过程的本质、必然性和规律性。历史逻辑相统一,也是辩证思维的另一个特有程式,它把抽 象具体的思维方式延伸到历史的长河之中。它要求:(1)逻辑的、历史的统一是具体的统一;(2) 逻辑对历史的反映是“经过修正的”,把握了主流的反映;剔除了支流和偶然因素;(3)要注意从 成熟的、有典型性的发展过程来考察客体,才能剔除枝节和偶然因素,发现事物内在的、本质的、 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综上所述,首先立足于从实际出发,进行比较鉴别、初步抽象概括;继而进行分析综合、归 纳演绎;最后,由抽象概括再上升为理性具体,并从具体历史进程中验证与完善理论。实践,认 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这就是辩证逻辑思维的全部程式,毛泽东把它概括 为四个大字:“实事求是”。
二、辩证系统思维方法
现代领导者面临信息爆炸、时间增值、空间贬值等的挑战,要求思维与决策做出快速反应。
因此,邓小平同志向各级领导者提出了“提高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与“换 脑筋”的要求。下面着重谈一谈“思维的系统性”和“换脑筋”的问题。
(一)思维的辩证性与系统性
随着现代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了一系列横断学科,把分支学科中的共性问题 集中起来加以研究,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自组织理论等,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把这些新兴学科都归结为系统科学理论,这种理论向上通过系统观与马克 思主义哲学接轨,向下通过系统工程与社会实践沟通。我党的文件已经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视为一项开创性的宏大社会系统工程,邓小平同志是这一工程的总设计师。这表明,事物不仅 是以矛盾形式和矛盾联系而存在,(当然这是最本质的存在方式)而且还以系统形式和系统联系而 存在。这就使得唯物辩证法在原有的矛盾辩证法形成的基础上,深化为第二种形态 ——系统辩证 法或辩证系统思维的形态。这两种思维形态虽然都是以客观世界的联系和发展为前提或基础,但 却分别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来展示联系和发展的。这就使 “实事求是”这一命题更加丰满了。前者 强调“一分为二,合二为一”,后者强调“一分为多,多元一体”。前者能把握本质,高度概括; 后者能把握众多因素,高度精确。两者相互补充,既能抓住问题的要害,突出重点;又可防止顾 此失彼,周到细致。
恩格斯曾说过:“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 形式”。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建构的思维方式本身从来不是固步自封的僵化模式,它必然要在新的 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与完善,不断汲取现代社会实践和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唯有如此,才能 更加实事求是,永在其生机活力。同理,辩证法的表现形式由矛盾辩证法发展为系统辩证法,其 思维方式由辩证逻辑思维发展为辩证系统思维也是历史的必然。如果出现了新的科学革命,辩证 法还会产生更新的表现形式,未来,思维方式也会进一步发生革命性的改观。
辩证逻辑思维与辩证系统思维有一个共同的活水源头,但又有自身不同的规定性,也有着不 同的社会实践功能。从其各自的规定性上看,辩证逻辑思维主要是从部分到整体,从分析到综合,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强调的是对立面的统一;辩证系统思维主要是从整体到部分,从综合到分析, 精确地解决具体设计运作问题,强调的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前者是二元形态,后者发展为多元 形态。从社会实践功能上说,辩证逻辑思维,侧重于革命理论的建构,是新兴阶级取代没落阶级 的锐利思想武器。而辩证系统思维,侧重于建设工程的设计,为新兴阶级夺取政权之后的稳定发 展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与实施工具。
简单地说,现代领导者的思维既要讲辩证、又要讲系统。讲辩证,就是分析矛盾,解决矛盾, “牵牛鼻子”千方百计地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扭住中心不放”。讲系统,就是搞总 体设计,配套联动,分步实施,尽可能把突出重点与兼顾一般结合好,把问题考虑得更周密细致 一些,防止顾此失彼。系统思维的最佳境界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效益。”全员:是全部 要素与成员;全方位,是各层各界;全过程是自始至终;全效益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自然生 态效益的兼顾。
三、创造性思维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突破已有的思路,开创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在 领导工作中,创造性思维不仅是领导者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在理论和实践活动中的深化,而且是 领导者发挥主导作用实现集体创业的广阔舞台。创造性思维是对各种思维要素、思维程式、思维 方法的综合运用,是一种需要领导者付出更大代价,运用高超能力的思维活动。
(一)创造性思维特征
l.新颖性或超常性
创造性思维往往独辟蹊径,不循常规。或者在视角选择上,或者在思考技巧上,或者在结论 定位上,都有独到之处,在前人和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发现、新的发展与新的突破。
2.灵活性或随机性
创造性思维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没有固定的套路和框框, 可以迅速地从一种思路跳到另一种思路,从一种意境转换为另一种意境,见机行事,故能掌握主 动,把握机遇。
点击分享此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