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郑州 洛阳 开封 许昌 新乡 濮阳 焦作 鹤壁 平顶山 安阳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 推荐阅读

2013国考面试备考真题:综合分析之现象类(12)

Tag: 2013-07-29    来源:河南公务员考试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1、 某市图书馆对外开放,乞丐和流浪者也进去看书,有人表示反对。该馆馆长说:“每个人都有读书的权利,同时每个人也有离开的权利”。图书馆依然会对乞丐和流浪者开放,那些不满的人请自行离开。请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发表一下你的看法。(2011年江苏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参考解析】
  某市图书馆实行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允许乞丐、拾荒者、流浪者进入图书馆的举动,引起了社会热议。在多数人看来乞丐和拾荒者应该先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而因为乞丐和拾荒者自身的洁净程度存在问题等其他方面,被认为是不适合进入图书馆这种文雅之地的群体,因此很多读者对该市图书馆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图书馆的行为表示不满。图书馆馆长对此作了表态: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你有选择离开的权利。对此我认为图书馆是公共场所,既然明确规定了是对“所有”读者开放的,那不管是乞丐还是拾荒者都有进入的权利。在现今文明发展的时期,图书馆的这种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首先,这是我国社会在提升公共服务体制上的一大进步。我们政府一直倡导建设服务型政府,而服务型政府顾名思义就是需要给所有人提供公共服务的,图书馆的这一举措无疑是在提升了公共服务上迈进了一大步。图书馆作为公共场所,允许所有人进入不仅仅更好地促进了服务的均等化、以事实阐释了公平和平(乞丐和其他民众应该享有同等的权利)等原则。而且也体现了人文关怀这一点,即社会公共服务应该向弱势群体(如:乞丐和拾荒者)倾斜,避免歧视和不平等。
  其次,有利于乞丐和拾荒者自身专业技能的增长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俗话说“知识就是力量”,通过在图书馆的学习,乞丐和拾荒者的自身文化水平和技能会有大提高,如果掌握了门生存技术,就可以进行就业、择业,而就不需要以乞讨和拾荒这样的方式来生存,这就不仅利于乞丐和拾荒者自身的发展,也从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会的负担、保障了国家的安定。而且通过图书馆良好氛围的熏陶,乞丐和拾荒者通过耳濡目染地学习其他读者的习惯,能够对乞丐和拾荒者不良行为进行改变和纠正。
  再次,针对部分读者不满的这一情况,图书馆应该加强引导和自身管理建设,将乞丐和拾荒者对其他读者的影响降到最低。比如,可以建些洗手池,善意、有礼貌地提醒乞丐和拾荒者在进入图书馆翻阅图书前先洗手,这样就不仅利于乞丐和拾荒者的个人卫生的改善,也保证了图书馆图书的洁净和保护、不会因图书的污损而影响到其他读者的阅读。还可以请工作人员引领乞丐和拾荒者有序、安静地进入,来保障图书馆整体安静的阅读环境。通过诸如这样的举措,相信不论是乞丐、拾荒者还是其他读者,都能够在图书馆这一安静、整洁的环境中自由阅读、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
  最后,每个人都有受教育和获得自身发展的权利,包括乞丐和拾荒者在内。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发展,除了其经济的量化指标外,全民的素质和社会的包容度这些“软文化”更能体现。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图书馆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试想如果我们国家连乞丐和拾荒者都能够安静、有序地进入图书馆学习、而其他读者能习以为常、淡定自若地同时看书、互相学习,而不戴着有色眼镜对乞丐和拾荒者这一特殊群体大加非议的话,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社会,是不是才真正的成为我们倡导的“和谐社会”呢?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希望社会和公众能够更好地关爱这一弱势群体,能够包容帮助这一群体,相信通过各界的努力,民众能够生活得更有尊严。
  2、 农村人想进城市,享受城市的医疗、保险等社会资源;城市的人想去农村,因为城市物价高、生活成本高,农村生态环境优越。对此,你怎么看?(2011年山东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参考解析】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对农村田园风光的描述,如今依然让很多人向往。而我国目前出现的农村人想进城市,城市人想去农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是我国城市和农村发展失衡的突出表现,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村人想进城市的原因有:第一,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古代农民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社会地位低,很多人渴望进城,享受城市的资源。第二,是城乡差距的影响,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较大,农民的经济收入受自然灾害等影响很大,不像城市工人有较稳定的收入,且工作环境风吹日晒,与城市工人工作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别。城市丰富的公共设施、丰富的教育等资源,较为完善的医疗、养老等福利政策,这一切在农村都遥不可及。第三,改革开放后,很多农民工为提高经济收入进城打工,渴望融入城市,但由于户籍限制等问题,很难实现身份的转变,渴望变成真正的城市人。
  城市人想进农村的原因有:第一,生存压力。城市过高的房价,高物价、教育费用高等种种因素,使得城市的生存成本很大。第二,城市环境的影响。大城市拥挤的交通,脆弱的环保、令人担忧的食品安全及日益恶化的治安等问题,使人们在城市生存的幸福感降低。第三,对农村生活定位的偏差。很多城市人并不了解更没有体验过农村生活,对农村生活的定位往往是书籍等的描述,导致盲目的渴望农村悠然自得的“采菊”生活。
  应对这一现象的主要措施应该是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推广农村机械化、科学种田,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同时要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政府加大农村公共设施、教育等方面的投入,进一步推广“新农合”,加大报销范围和报销比例,进一步推行农村养老保险,使农民享有与市民等同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另一方面,针对城市进程中的问题,城市管理者要着手建造宜居城市,加强环保、公共交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和监管,稳定城市物价,狠抓食品安全,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
  题目中的现象提示我们,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保障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让我国人民活得更幸福、更有尊严,是党和政府的目标,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农村和城市的居民的生活都更幸福更美好。
  3、 有情人终成房奴,有房人终成眷属。你怎么看待?(2011年陕西省公务员面试真题)
  【参考解析】
  这句略带调侃意味的话语直白的描述了当今时代房子介入到爱情与婚姻中的尴尬现状。
  “有情人终成房奴”说的是在居高不下的房价压力下,作为已经成长为社会中坚力量的80后年轻人,虽已到试婚年龄也只能忘房兴叹。特别是奋斗在城市被迫“蜗居”的蚁族们,即使购得一席安身之地,也难免沦为“房奴”一族。
  不可否认,在限购、限贷、限价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后,房价从2011年第三季度已经显现下行势头。但长年积累增长的高房价难以撼动,使得即使是在这种房价下行趋势明显的情况下,普通人的住房梦仍然遥不可及。
  面对居高不下的房屋价格,很多人只有选择按揭贷款购房。对他们来说,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用于还贷,生活质量自然大幅降低,生活压力倍增。
  而“有房人终成眷属”,则说明房价正在改变着年轻人的爱情观、价值观,描述了房子由最初的婚姻附属品逐渐演变成婚姻必需品的无奈现实。
  先有房再结婚这样的想法无所谓对与错,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心态。
  应该看到,有一个可以结婚生活的房子,特别是舒适的好房子,对维系良好的夫妻关系是有好处的。毕竟,有了房子才算是有家。舒适、漂亮、温暖的房子可以让年轻夫妻各方树立和增强重视家庭的责任感。
  但是在房价高昂的现实情况下,如果一味将房子看作婚姻中的一个首要的前提性因素,那么婚姻就难免会蒙上功利色彩。
  所以,无论是“有情人终成房奴”,还是“有房人终成眷属”,其实都是由“房价”二字引出的话题。想要从根本上破解这个问题,除了国家要进一步加大对房价的调控力度外,作为青年人自身,也应该摆正自己的心态。
  第一,年轻人要有理想有抱负,不要过于物质化。在当前形势下,年轻人应该更现实一点,脚踏实地地多积累一些资本。
  第二,年轻人在结婚住房问题上没必要追求一步到位。
  如果有财力买到自己喜欢的新房子再结婚,当然最好不过。但是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讲,选择先买二手房过渡应该说是比较实际的选择途径,虽然暂时住在旧房子里,终归是自己的房子,生活也安心,而且可以凝聚二人的感情,培养共同奋斗的生活目标,为积攒实力换购新房子而创业致富。这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夫妻二人感情稳定,有奋斗目标的生活也会很幸福。
  第三,除了买房之外,年轻人也可以考虑租房居住。
  一来,租房不需要负担一大笔首付款;二来,租房居住可以选择离自己工作地点比较近的位置,这样既可节省交通费用,又能避免在上下班途中耽误过多的时间;三来,租房有较强的自由空间,不必在装修等方面投入过多精力。
  总之,租房是一种现金消费方式,而贷款买房则是一种提前消费方式,两种选择各有利弊,作为消费者的年轻恋人们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和性格意愿,最终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居住方式。只有这样,才能让“有情人终成眷属,有房人不做房奴”。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hn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30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